读下图“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题。
图中阴影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
|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
|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
|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
图示地区在发展中与和谐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
| A.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 | B.开发山区煤矿,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
| C.持续开展计划生育措施 | D.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 |
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 A. | 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
| B. | 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
| C. | 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
| D. | 8月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
2.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
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
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
|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 B. | 地形 | C. | 季风 | D. | 海陆位置 |
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 |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 B. |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
| C. |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 D. | 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 A. | 含沙量小、冰期短 | B. | 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
| C. | 水量丰富、落差小 | D. | 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A. | Ⅰ、Ⅱ、Ⅲ | B. | Ⅰ、Ⅲ、Ⅱ | C. | Ⅱ、Ⅲ、Ⅰ | D. | Ⅲ、Ⅰ、Ⅱ |
2.三类区域中()
| A. | 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 | B. | 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
| C. | 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 D. | 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
如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
| A. | 甲地 | B. | 乙地 | C. | 丙地 | D. | 丁地 |
2.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 A. | 甲地 | B. | 乙地 | C. | 丙地 | D. | 丁地 |
3.河流穿过平行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 A. | 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 |
| B. | 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 |
| C. | 河流先于褶皱形成 |
| D. | 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