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相传金圣叹之子自幼聪慧,善长对对子。一次他去参加童子试,途中采得鲜花一朵,边走边闻,不知不觉到了考场。老宗师(主考官)坐在堂上,他赶紧将鲜花藏入袖中。谁知主考官早已看到,随口①(xì xuè)道:“小童子暗藏春色。”他一听,知道事情已无法隐瞒,于是就对道:老宗师② 。”老宗师听了,大笑了起来。
(1)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2)根据拼音在①处写出汉字。
(3)请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使之与“小童子暗藏春色”形成一个对子。请从下面八句中选四句组成两副对联(填序号)。
①东风袅袅大地绿如茵 ②三春到人间群山起舞
③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 ④九州春意闹百花争艳
⑤旭日出东方光弥宇宙 ⑥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
⑦桃花艳丽山河添锦绣 ⑧丽日彤彤神州春似海
(1)上联: 下联: (2)上联: 下联:
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
从古至今,动物在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不少动物都具
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含有动物的成语乃至熟语中,有蕴涵褒扬或鼓励意的,
如“马到成功”,表达了对创业者的良好祝愿;又如“,”
表达了。也有蕴涵贬斥或讽刺意味的,如“鼠目
寸光”,表达了对见识浅陋者的嘲讽;又如“”,
表达了。
下面一段摘自某学生作文的文字在表达上存在一些问题。请结合具体语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用一句平实的句子作出评价。
八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的幻想在飘游。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雨丝滋润了我燥热的心。
存在问题:评价:
以下是有关中国上海市整体的发展文字说明,请你以东方太记者身份,编拟一则新闻。
上海的农民是全国最富的。《中国经济周刊》从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下称“上海农委”)了解到,2007年,上海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10000元,郊区实现的增加值撑起上海经济半壁江山。
但是,上海农委表示,上海城乡之间依然存在着不平衡。农村在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和人均消费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区,建国后50多年的小农经济与工业经济并存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构成了经济舞台上“大上海,小郊区”的不和谐局面。
“两会”期间,来自奉贤、金山等郊区县的代表提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对郊区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配置要加大力度。郊区战略布局要作进一步调整,真正与中心城区进行融合和分工。
1月25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王振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长期以来,中心城区垄断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资源,造成了城乡富愈富穷愈穷的‘马太效应’。破除城乡二元,当务之急是公共财政资源向农村倾斜。”
《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鸿门宴》等经典篇章将许多古人写得栩栩如生,请从任何两篇作品中各选一个人物,分别概括其事迹并简要点评。(60字左右)
答:
下面是“中国国情调查专题组”最新调查报告的一组数据,请总结出两条信息
最关注的问题 |
高校学生 |
外来务工 |
退休职工 |
|
物价房价上涨 |
35% |
54% |
65% |
|
惩治贪污腐败 |
65% |
39% |
52% |
|
台海危险局势 |
78% |
65% |
73% |
信息一:
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