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①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选自《论语•里仁》)
【注】①终食:吃顿饭的工夫。②造次:紧迫,仓促,急迫。
(1)下列各项中,对《论语》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这一章中,论述了孔子追求仁德的自我修养及其重要性,说明仁是取舍一切的标准,是人须臾不可离的道德。
B.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对贫贱也是不喜欢的,可是要用正当的方法致富,取得功名与地位,慢慢摆脱贫贱,而不能走歪门邪道。
C.仁是人的主宰,是人们的主导思想,离开了仁,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也达不到仁的最高境界。
D.人们必须正确把握仁,以仁作为操守。吃饭的时候要遵循仁的准则,时间紧迫的时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颓废、沮丧。

(2)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两章都在谈论学习,孔子认为如何才能把学习搞好?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①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这个选段反映孔子什么思想?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下题。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孔子为什么批评冉求?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下题。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上述三则都谈了人际交往的问题,那么如何对待他人、朋友呢?

简答题
“你们的事情一定会成功,一定会胜利。我们已经贡献了够多的牺牲了。”他略略地停了一下,又用更坚定而且几乎是残酷的声音说:“如果现在还有牺牲的必要,那么就让他们来做一次牺牲品吧。”
“你们的是一定会成功”是指什么事?简述经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