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
| A.肯定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
|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
|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
|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
|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
|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 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 |
|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 |
2012年的《文化周刊》评论我国古代某些政治制度时认为:“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以嫡统庶,以庶辅嫡。”与此评论观点无关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度 | B.宗法制度 | C.丞相制度 | D.世官制度 |
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
|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有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
|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
| 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
| 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