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DNA数分别是( )
A.2、4、4 | B.2、8、4 | C.4、4、4 | D.2、4、8 |
如图为一个家庭系谱图(相关基因用T、t表示)。从图中可以判断出4的基因型为
A.TT | B.tt | C.Tt | D.TT与tt |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YYRR和yyrr,(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的F2中,在新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2总数的
A.6/16 | B.1/3 | C.10/16 | D.2/16 |
用具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
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 |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
基因型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比例 |
1 |
1 |
1 |
1 |
2 |
2 |
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 B.TtSs×TtSs | C.TtSs×TTSs | D.TtSS×TtSs |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两个纯种品种做样本,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