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 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 > Q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 < W |
C.原子半径:T > Q > R |
D.含 T 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
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现象说明了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
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可以发生反应 |
D.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 B.△H1<△H2<△H3 |
C.△H1>△H2=△H3 | D.△H1=△H2<△H3 |
已知下列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其中反应热最小的是
A.2A ( l ) + B (l ) =" 2C" (g )△H1 | B.2A ( g ) + B ( g ) =" 2C" (g )△H2 |
C.2A ( g ) + B ( g ) =" 2C" ( l )△H3 | D.2A ( l ) + B ( l ) =" 2C" ( l )△H4 |
下列过程中△H小于零的是
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 B.氯化铵分解得氨气 |
C.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 | D.实验室制备氢气 |
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A.判断过程的方向 |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