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
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
| B |
Cl2、S分别与Fe反应 |
比较Cl2、S的氧化性强弱 |
| C |
测定相同浓度的Na2CO3、Na2SO4两溶液的pH |
比较碳酸、硫酸的稳定性强弱 |
| D |
用同一电路测定等浓度的盐酸、醋酸两溶液的导电性 |
比较盐酸、醋酸的酸性强弱 |
有下列两组命题
| A组 |
B组 |
| Ⅰ、H—I键键能大于H—Cl键键能 |
①HI比HCl稳定 |
| Ⅱ、H—I键键能小于H—Cl键键能 |
②HCl比HI稳定 |
| Ⅲ、HI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分子间作用力 |
③HI沸点比HCl高 |
| Ⅳ、HI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分子间作用力 |
④HI沸点比HCl低 |
B组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命题加以正确解释的是( )
| A.Ⅰ① | B.Ⅱ② | C.Ⅲ③ | D.Ⅳ④ |
在有机物分子中,当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光学活性。例如下图表示的有机物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具有光学活性。当发生下列变化时,生成的有机物无光学活性的是( )
| A.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共热 | B.与甲酸酯化 |
| C.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 | D.与H2加成 |
溴化氢气体的热分解温度比碘化氢热分解温度高的原因是( )
| A.溴化氢分子中的键长比碘化氢分子中的键长短,键能大 |
| B.溴化氢分子中的键长比碘化氢分子中的键长长,键能小 |
| C.溴化氢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碘化氢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小 |
| D.溴化氢分子间作用力比碘化氢分子间作用力大。 |
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
| 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 |
|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 |
|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 |
两种非金属元素A、B所形成的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