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代号 |
实验 |
实验目的 |
A |
观察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
比较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
B |
同温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2CO3和Na2SO4溶液的酸碱性 |
比较硫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
C |
AlCl3、MgCl2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 |
比较镁与铝单质的还原性强弱 |
D |
同温下用同一电路分别测定同浓度的盐酸和某一元酸溶液导电能力 |
比较该一元酸与盐酸酸性的强弱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以石墨为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 |
B.NH4Cl水溶液显酸性:NH4++H2O=NH3![]() |
C.AlCl3溶液中投入过量Na:Al3++4Na+2H2O=AlO2-+4Na++2 H2↑ |
D.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2Fe2++4Br-+3Cl2=2Fe3++2Br2+6Cl- |
已知250C、101KPa下:①C(s)+O2(g)="CO(g)" △H=
Q1kJ/mol②2 CO(g)+ O2(g)=2CO2(g)△H=
Q2kJ/mol (Q1、Q2均为正数)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为Q1kJ/mol
B.2molCO(g)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molCO2(g)所具有的能量
C.一定质量的碳燃烧,生成CO2(g)比生成 CO(g)时放出的热量多
D.碳燃烧生成CO2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 O2(g)=CO2(g) △H= (Q1+Q2)kJ/mol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D2中含有2NA个中子 |
B.常温常压下,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
C.Cu-Zn-CuSO4原电池工作时,若析出0.1molCu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正极溶解Zn6.5g |
D.1mol异丁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0NA |
将Cu片放入0.1mol/L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溶液中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 | B.3:4 | C.3:5 | D.4:3 |
下列事实能说明甲酸属于弱酸的是( )
①1mol/LHCOOH的pH=2
②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20mL 1mol/LHCOOH与20mL 1mol/LNaOH恰好中和
④HCOONa溶液的pH>7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