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12年召开的十八大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出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接班人。这表明( )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②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③改革开放前,我国不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④改革开放后,文化的作用才显得重要
|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这是一则列入教科书的工业设计案例:“面包机出口价4 美元,煮蛋器3 美元,通过工业设计把两种功能合成在一台设备中,原理没有改进,成本没有增加,出口价上升为12 美元。”从哲学角度看,实现利润倍增的秘籍在于
| A.注重联系,系统优化,追求综合效益 |
| B.立足现实,解放思想,不断适应变化 |
| C.摒弃传统,批判创新,变革思维方式 |
| D.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赢得竞争优势 |
楚汉相争,项羽失败,自刎于乌江之畔。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立场、知识和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
④主体对客体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一个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他的伙伴抛弃了,他独自在荒原上寻找着出路。他没有一点食物,他的腿受了重伤不停的流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一匹病狼舔着他的血迹一直尾随着他。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狼,在求生意志的支撑下,他把握住了最后的时机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生命,就是不放弃自己。这部作品表明:
①规律是客观的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居室,采草以和方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不懂得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这是时下文学界对王维笔下的“长河落日圆”最惯用的解读,但到过塞外大漠的人所看见的长河落日却多为惨白的太阳,衬托出大漠无尽的苍凉孤远,而不总是“恍然红日”下的“雄奇瑰丽”。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为了凸显诗人的意境,可以从自身感悟出发而忽略塞外风光的真实场景
③对诗的解读要从真实的场景中把握其意境,才能更准确的透视于作者的创作思想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