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这句诗突出反映了唐朝扬州的繁荣。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扬州位于南北交通要冲 | B.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 |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D.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 |
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
B.边区政府由国民政府直接管辖 |
C.正处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
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右图是一历史爱好者在贵州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为这幅照片选择一个主题词,你会选择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 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
C.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 D.抗战胜利举国欢庆 |
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 | B.领导工人运动 | C.农村包围城市 | D.国共两党合作 |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
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那么此民谣应出自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 B.义和团运动期间 | C.辛亥革命期间 | D.北伐战争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