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08年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因病逝世,享年85岁。他一生所执导的36部电影,如同一本反映中国社会起落的大事记。他的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创作于
A.新中国成立之初 | B.“双百”方针提出的50年代 |
C.改革开放后 | D.21世纪初 |
关于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
B.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形成的 |
C.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
D.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
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B.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
C.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D.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
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
C.细胞学说的提出 |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
1931年,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曾说:“大家都知道,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中,(他)的地位将在最前列。他现在是并且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深入到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他评论的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 B.牛顿 |
C.普朗克 | D.爱因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