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2年6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统一、鼓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升华这一民族精神。
材料二、“韩流”涌入中国以来,赢得了许多青少年学生的青睐。据上海市团委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60名接受调查的青少年学生当中,知道“哈韩族”的占80%,知道“流氓兔”的占81.9%。另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有46.5%的中学生表示喜欢韩国的青春偶像剧,48.2%的中学生表示喜欢欧美的HIP-HOP、日本动漫、韩式阔脚裤。
(1)结合材料一,说说在新的历史条件我们应该怎样弘扬这一民族精神?
(2)新时期中国为什么仍然必须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魂”?
(3)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呢?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地遭特大水灾,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甲说:“这是天意,人没法子。老
天爷,你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们呢?”乙垂头丧气地哀叹:“多年辛苦白费了,荒年已成定
局,无法改变。”丙坚定地表示:“灾害已经发生,这是事实,但我们以丰补歉还是大有可
为的,夏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副业补。要自力更生战胜灾害。”
结合上述议论回答:
(1)上述三人各属于什么哲学派别?
(2)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评析这三人的观点。

举世瞩目的20国集团(G20)峰会于2011年11月3日-4日在法国戛纳举行。
峰会之前,中、美、英、法等主要经济力量在不停地进行利益博弈,最终的结果是在共同的
妥协下,各自的利益诉求都得到了吸纳。多国媒体认为,会议达成的一致共识超出预期,同
时认为中国在峰会上表现抢眼,引起世界关注。
(1)中、美、英、法四国政体各是什么?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2)有人认为,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中、美、英、法的政体将走向趋同。请对此简要
评析。
(3)如果以“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题写一篇时政评论,请你列出评论要点。(3
分)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欧美等国家
非常重视通过文化传播来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少发达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
战略;“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要积极
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积极开拓国
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有人说:“世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走进扬州东关街,剪纸、糖人、泥塑、手绣……让人眼花缭乱,牛肉汤、四喜汤
圆、酱菜、牛皮糖……令人流连忘返。各种具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叫卖声更使所有的游人陶
醉其中。人们纷纷呼吁要留下“祖先的记忆”。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提到的“祖先的记忆”指的是什么含义?当今,留下“祖先的记忆”有何意
义?
(2)怎样正确对待“祖先的记忆”?

材料一:江苏省政府贯彻“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把推动文化
产业作为地方经济支柱性产业,坚持政府主导,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二: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报告强调,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
增计划,把增加收入作为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
者的收入,确保2017年全省居民收入比2010年实现倍增,坚决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在振兴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切实履行好哪
些职能?
(2)从《政治生活》角度思考,江苏省委要坚决兑现对全省人民承诺的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