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始于( )
| A.文艺复兴 | B.新航路开辟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 A.斯大林执政时期 |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
|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 D.普京执政时期 |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彻底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 B.完全由市场调节国家经济 |
| C.彻底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 B.减少农业投入支持工业 |
|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 D.消除农场主间的竞争 |
“上海之有德律风,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只须向线端传语,无异一室晤言。”该材料反映的是
| A.电报传入中国 | B.电灯传入中国 |
| C.电话传入中国 | D.英语传入中国 |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入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 | B.报道国内外大事 | C.宣传政治主张 | D.传播商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