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 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重要文献 是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这部重要文献是( )
A.英国的《大宪章》 | B.英国的《权利法案》 |
C.法国的《人权宣言》 | D.美国的1787年宪法 |
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 | 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 B. | 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 |
C. | 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 D. | 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 |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 | 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 B. | 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
C. | 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 D. | 大型国有 企业多位于郊区 |
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A. | 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 B. | 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
C. | 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 D. | 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 | 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 B. |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
C. | 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 D. |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
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A. | 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 B. | 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
C. | 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 D. | 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