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对恩格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物质概念就是各种物的总和 | B.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
| C.物质和物质形态没有本质区别 | D.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 |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陆续播放“双百”人物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以缅怀革命先驱,讴歌共和国英模。宣传“双百”人物的意义在于()
①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大众传媒发展②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④立足社会实践,积极推动文化继承和发展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11年3月14日的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温总理之所以拿《富春山居图》之类的文化典籍来比喻两岸关系,这是基于()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③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 A.①②④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③④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这体现的道理有()
①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向上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1年1月18-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两国就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
①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说明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已经发生了改变③有利于国家间的意识形态逐步走向趋同④是基于中美两国间的共同利益
|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①③ |
2011年20国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日本首相菅直人会晤时指出:双方应共同努力,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中日互为主要经贸合作伙伴,双方应继续深化双边互利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对话协调,共同致力于亚洲振兴,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符合()
①经济全球化趋势②世界多极化趋势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