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日,新华社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制定的《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已出台,总体目标是从2009年起到2011年,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747万户现在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制定《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这反映了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 A.实事求是的原则 | B.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 C.对人民负责原则 | D.民主集中制原则 |
随着物质生活需求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
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
| 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 |
| B.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有多层次的需求 |
| 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文化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
| D.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
人们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A.文化水平 | B.文化程度 |
|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D.科学文化素质 |
长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参观者无不为之震撼,并感受到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
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消极被动的 |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文化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从人的发展看
| A.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
|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
C.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 文化 |
|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
近年来,全球各地方兴未艾的“汉语热”扑面而来,全世界看到了古老儒家文化散发的深厚魅力。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
|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