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
①废除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② 参加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④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②④ |
二战后,有美国人认为:这样大规模的援助计划会使美国人承担高额赋税,导致国内出现商品短缺、并将大大增加美国人民的开支。此人反对的是
| A.政府干预经济 | B.布雷顿森林体系 |
| C.马歇尔计划 | D.关贸总协定 |
1945—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发动了第一次国有化浪潮,把银行、电力、电信、钢铁、煤炭、铁路以及城市共用事业等收归国有。下列对这一措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实践了凯恩斯主义 | B.为了迅速治愈战争创伤 |
| C.利于遏制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 D.目的是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
1930年代,为治理沙尘暴,美国招募250多万贫困青年从事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活动,建成了2亿多株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美国政府的政策中与这一措施相关的是
| A.以工代赈 | B.整顿金融 |
| C.复兴工业 | D.制定经济计划 |
列宁说:“能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小农恢复贸易自由、资本主义自由而不至于因此破坏无产阶级政权的根基呢?……能够,因为问题在于掌握分寸。”这一认识
| A.促进了苏维埃体制的建立 |
| B.推动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 C.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
| D.主张推行农业集体化 |
在柏拉图眼中,现实中的城邦实际上不是单一的城邦,而总是至少包含了两个城邦,一个穷人的城邦,一个富人的城邦。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雅典城邦已在事实上分裂 |
| B.穷人和富人分别指奴隶和公民 |
| C.存在两个城邦是为了实现轮番而治 |
| D.雅典公民中存在尖锐对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