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学生的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 )
A.用100 mL量筒量取5.26 mL稀硫酸溶液 |
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 CuO粉末 |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 |
D.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oC |
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NH3 | B.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 ![]() |
C.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 | 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O2 |
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三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与C同主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 B.氢化物稳定性:A<C
C.B与A的化合物比A与C的化合物熔点低
D.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分别用H2O2、KMnO4分解制O2,当制得等质量O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2![]() ![]() |
B.![]() ![]() ![]() ![]() |
C.同温同压下,密度相同的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相同![]() |
D.20mL 0.1mol·L-1NaCl与10mL0.2mol·L-1BaCl2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4![]() ![]() |
下图是反应CO(g)+2H2(g) = CH3OH(g)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B.使用催化剂后反应热减小 |
C.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 CH3OH(g)△H=-510 kJ·mol-1![]() ![]() |
D.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 |
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KMnO4 + 5H218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18O2↑ + 8H2O | |
B.2Na218O2 + 2H2O = 4Na18OH + O2↑![]() |
C.NH4Cl + 2H2ONH3·2H2O + HCl |
D.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 3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