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他们之间的比例为3:1:3:1。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bbDd B.Bbdd C.BbDD D.bbdd
一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可能是
A.那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 |
B.该种群的全体成员都是那个性状的纯合子 |
C.那个变异性状是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 |
D.控制那个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 |
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A.13.2% | B.5% | C.14%![]() |
D.9.3% |
正常情况下,下列哪项不是导致一个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
A.基因突变 | B.自然选择 | C.染色体变异 | D.自由交配 |
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数 | B.定向变异的结果 |
C.农药对害虫的抗药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 D.遗传的结果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有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