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 )
A.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
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
19世纪60年代安徽、江苏、浙江的地方志都有如下记载:“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各省“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指房屋土地),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乃不得已占别家之产以之自活。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皆非原户。”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A.义和团运动 | B.八国联军侵华 |
C.太平天国运动 | D.洋务运动 |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
A.海外贸易刺激了丝织业生产 | 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 |
C.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 | D.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
史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一致的是
A.“丞相者,朕之股竑,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 |
B.“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 |
C.“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
D.“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
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太宗)命曹彬取幽州,众将皆知,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这说明当时
A.宰相权力受到削弱 | 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 |
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 D.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