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第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离别家乡时看到的美景。 |
B.由“日暖”“风香”“落梅”等词语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天。 |
C.诗中描写的山,具有一种朦胧美。 |
D.“白鸥飞处带诗来”一句表现了诗人诗兴大发。 |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写景的角度有视觉、嗅觉。 |
B.从写景的手法上来看,动静结合,富有生机 |
C.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 |
D.这首诗写景的顺序是由远及近。 |
阅读杜甫《晓望》。(5分)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颈联的景物描写,显出作者的匠心,历来为人称道。试作赏析。(3分)
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阅读杨巨源的《城东早春》。(6分)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时段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好在哪里。
诗人想像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他怎样的情趣?(2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请赏析“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的妙处。
如果把“归雁洛阳边”一句中的“归雁”改为“归燕”,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甲乙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南乡子(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天狼”、“神州”是什么意思?
两首词都写到同一位历史人物,请写出该人物的名字。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借用这位历史人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写作者轻车简从到前线慰问作战将士,一个“单”字写出自己外放的孤寂。 |
B.颔联即景设喻,以“征蓬”和“归雁”自比,写出自己孤独抑郁之情,贴切自然。 |
C.颈联运用对偶,平中见奇,以新鲜的直觉,写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美景色。 |
D.尾联写作者在萧关遇见候骑,到燕然慰问都护,流露出他完成任务的欣喜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