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________位置自由滚下,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如右图中a、b、c、d所示。
B.按图安装好器材,注意调节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___,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2)已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L=1.25cm,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_(取g=9.80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用L、g表示)。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择连续的6个点A、B、C、D、E、F,每相邻的两点之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B、C、D、E、F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78cm、7.07cm、12.86cm、20.16cm、28.94cm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B=__m/s,(保留两位小数)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m/s2;(保留两位小数)
图(a)是白炽灯L1(220V,100W)和L2(220V,60W)的伏安特性曲线。
(1)图中曲线 ______ 表示灯L1的的伏安特性曲线。(选填“A”或“B”)
(2)随着灯泡L1功率的增大,其灯丝阻值逐渐 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将这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上,在用电高峰时电压仅200V,则此时L1灯的实际功率为 _______ W,L2灯的实际功率为 _______ W。
(4)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在220V电源上,则此时L1灯的实际功率为 _______ W,L2灯的实际功率为 _______ W。
(5)若用图(b)所示电路测量L1灯的伏安特性,由于电表存在内阻,实际测得的伏安特性曲线比图(a)中描绘出的理想伏安特性曲线在I-U图中位置来得偏 ________(选填“高”或“低”)。
(6)用图(b) 所示电路测量L1灯伏安特性时,已知R0=10Ω,E=300V。则电路中可变电阻R选用下列各种规格时,测量效果最好的是()。
A.最大电阻5Ω,最大电流10A | B.最大电阻50Ω,最大电流6A |
C.最大电阻500Ω,最大电流1A | D.最大电阻5000Ω,最大电流1A |
(1)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1所示。图2是打出纸带的一段。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图2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 ____________。
②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阻力的计算式是为f =" _______________" 。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6V,1.2W”的字样,现要测量其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电压从零开始测量。备有下列器材:
A.直流电源(9V)
B.滑动变阻器(最大值30Ω)
C.电压表(0~10V,内阻约为3KΩ)
D.电流表(0~0.3A,内阻约为0.01Ω)
E.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①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并在实物图上连线。
②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6V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20A,当电压降为3V时,流过灯丝的电流为0.15A,那么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5V时,流过灯丝的电流为________。
A.I = 0.17A B.I = 0.25A C.0.15 A<I<0.17A D.0.17A<I<0.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