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正常人体中,下列数据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为770KPa B.血浆酸碱度为7.35---7.45
C.体温为37℃左右 D.血糖浓度为0.6-1.6g/L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龄父亲容易产生患阿帕特综合征的小孩。引起阿帕特综合征的突变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从而影响体内Z受体蛋白的结构。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是一种遗传病
B.患病基因多在有丝分裂时产生
C.患者Z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
D.Z受体蛋白基因突变的概率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A.在“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pH就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C.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用澄清的石灰水,可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和激素
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效应T细胞等。

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不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氨基酸:细胞膜→细胞质基质→核糖体
B.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
C.合成的细胞膜蛋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下图所示为某原核细胞内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表明原核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
B.图示表明两个核糖体同时开始合成两条多肽链
C.图中核糖体上的碱基配对方式有G—C、A—U
D.图示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相关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