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完成题。
| |
年份 |
世界总产量 |
该农产品总量世界排名及产量 |
|||
| 1 |
2 |
3 |
4 |
|||
| 某农产品 |
2003 |
264.5 |
印度 72.0 |
中国 58.8 |
斯里兰卡 24.5 |
肯尼亚 20.0 |
| 2008 |
263 |
印度 72 |
中国 59 |
斯里兰卡 25 |
肯尼亚 25 |
该农产品为
| A.棉花 | B.甘蔗 | C.天然橡胶 | D.茶叶 |
该农产品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 A.热量较好、雨量适中的暖温带地区 | B.亚热带的丘陵地区 |
| C.海南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等地 | D.热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 |
如图表示的是受到不同海平面升高影响的孟加拉国土地。读图13,回答问题。
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①酸性气体排放量增加②臭氧层的破坏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④毁林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海平面上升使孟加拉国沿海地带
| A.更适于港口的建设 |
| B.土壤盐碱化程度加大 |
| C.气候趋于温和湿润 |
| D.土壤中水分增多,肥力增大 |
孟加拉国南部沿海地区
| A.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
| B.河流排水条件好,不易造成洪涝灾害 |
| C.地势低平,水流缓慢 |
| D.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
读图回答问题。
与图示较吻合的季节是
| A.冬季 | B.春季 | C.夏季 | D.秋季 |
图中P点数值及原因分别是
| A.大于-4℃地处中纬 | B.小于-4℃深居内陆 |
| C.大于-4℃地势低平 | D.小于-4℃西风影响 |
某旅游团7月初来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导游温馨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②气候干燥,多补充水分;③去海边沙滩烫脚,备好沙滩鞋;④游泳一定带好防晒用品。
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均弱,气温日较差大 |
| B.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上升,天气晴朗干燥 |
| C.③——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沙滩吸热快 |
| D.④——正午太阳直射该岛,太阳辐射强 |
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图5中弧线BAC为晨昏线。读图回答问题。
“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朦朦亮的,其主要原因是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吸收作用 | B.散射作用 | C.逆辐射作用 | D.反射作用 |
当漠河出现白夜时
| A.AB弧为晨线的一段 |
| B.AC弧上各地时间均为6∶00 |
| C.我国各地均昼长夜短 |
| D.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该图为某地区地形,根据图信息,可以判断
| A.a河的总体流向为自东向西流 |
| B.a河的落差比b河大 |
| C.P点到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300m |
| D.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45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