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的关系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
B.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
C.P、S、C1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
D.N、0、F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18 g 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
B.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
C.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 NA |
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
25℃时,下列各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钠与盐酸两溶液混合: c(Na+)>c(CH3COO-)>c(CH3COOH)>c(H+)>c(OH-) |
B.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含等物质的量溶质的NaOH溶液:c(Na+)=c(SO42-)>c(NH4+)>c(H+)>c(OH-) |
C.在0.1mol/L(NH4)2Fe(SO4)2溶液中:c(H+)+c(NH4+)+2c(Fe2+)=c(OH-)+c(SO42-) |
D.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H3COO-)>c(H+)>c(OH-)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含有HCl杂质的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
除去CO2中的HCl |
B |
向含氯化铁杂质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
除去氯化铵中的氯化铁 |
C |
向FeCl2溶液中加入铁粉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 |
D |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 |
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 |
已知Fe3O4可表示成(FeO•Fe2O3),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
3Fe2++2S2O32-+O2+4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
B.若有2mol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O2为0.5mol |
C.每生成1molFe3O4,则转移电子数为4mol |
D.O2是氧化剂,S2O32-和Fe2+是还原剂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三氧化硫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B.39克过氧化钠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C.常温常压下,28克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A |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