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B.理论上若得到8 mL的氧气,可同时得到16 mL氢气 |
C.理论上若得到4 g氢气,可同时得到32 g氧气 |
D.与电源负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 B.冰雪融化 | C.香水挥发 | D.蜡烛燃烧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 B.硅 | C.铝 | D.铁 |
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 |
![]() |
![]() |
![]() |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 |
定温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
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入稀H2SO4 |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
A、B、C、D是初中化学涉及到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如图所示)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由A能依次转化至D。已知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C为常用的建筑材料和补钙剂.那么C的化学式为。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由D能依次转化至A。已知B、C、D均为氧化物,D为红色固体。那么A的化学式为,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至D相邻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A、B、C均为单质,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那么B的化学式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可能的化学式为(写出2个即可)。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正确的是
A.鉴别O2和空气,观察两瓶气体的颜色 |
B.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杂质,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蒸发结晶 |
C.分离Na2CO3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将固体溶解后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D.证明MnO2能够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取5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一进行加热,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并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