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利比亚的战火仍在继续之中,但具有全球战略意义的叙利亚,又被迅速纳入美欧的视野。2011年4月26日,美国以叙利亚政府“镇压平民”为由,开始考虑对其实施制裁,并全力游说欧洲多国同时施压。一时,地中海上空战云密布……。
材料二: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伊拉克当地时间2011年5月28日凌晨5时(东二区),超级油轮九华山号满载200万桶原油缓缓驶离伊拉克巴士拉港口,这是中国与伊拉克石油合作项目生产出的首船原油。
材料三:叙利亚的气候资料图
(1)叙利亚虽然面积不大,但自古以来一直是世界的心脏,是连接洲、_____洲、_____洲三大洲的桥梁,而这也使它成为大国觊觎的目标。叙利亚北部属于材料三图中 气候(类型),南部属于 气候(类型)。(写代码)
(2)叙利亚的阿拉伯人主要属于________人种,大多信奉________教。被三大宗教都奉为“圣城”的是________。(填下列选项字母)
A.开罗 B.巴格达 C.耶路撒冷 D.麦加
(3)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图中①是 运河,沟通了红海和________海,是世界重要的海上通道。
(4)下面摘抄的是船员小明从波斯湾到我国某港口的航行日记片段,根据所学知识,补充完整日记内容。
①油轮启航时,船长与我国的总部联系,发现当地的时间与祖国的时间不同。
我国此时时间应为 。
②九华山号油轮从巴士拉港出发,驶出波斯湾后,横渡浩瀚的A______洋。此季节当船只驶过A海洋时,此时_____(请选择)
A.顺风顺水 B. 顺风逆水 C. 逆风顺水 D. 逆风逆水
船上的旗帜飘向 方向。原因是 。
③船员途中见到许多向东航行的满载油轮,这些油轮最有可能到达的国家是 。(填下列选项字母)
A.美国 B.俄罗斯 C.日本 D.英国
④船员到B________海峡时,看到海峡中过往的船只非常繁忙,再次感受到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⑤航行途中船员最有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填下列选项字母)
A.马来群岛上热带雨林遮天蔽日 B.印度洋上浮冰漂流
C.阿拉伯半岛上森林广布 D.印度半岛上袋鼠成群
读下图“地球公转二分日和二至日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C处和公转轨道上分别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2)当地球位于A地时,北半球进入__________(节气)。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 ________(最大值或最小值),北半球的各纬度地区昼夜情况是___________。
(3)当地球从C处转到D处后,北京的昼长___________(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 _________________(变大或变小)。当地球位于B、D两处时,北京的昼长为__________ 小时。
(共18分)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 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 曲线。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
的需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 的逐步完善,出现了 现象。
(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列举两个以上)
(共2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口增长阶段划分示意图
材料二 一些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图
材料三 甲、乙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图
(1)根据材料一:图中第 阶段和第 阶段人口增长速度均十分缓慢。
(2)根据材料二:若A、B、C三国代表中国、德国和尼日利亚,请判断出相应国家:A ,C 。A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
(3)根据材料三:甲表示 国家,乙表示 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4)根据材料三: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类国家应采取的人口措施分别是:
甲类 ;
乙类 。
(共1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目前能源生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3位,消费量占世界10.4%,居世界第2位。而我国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接近美国,居世界第2位。在坎昆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中国正式对外公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2010年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对比。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危害,完成下图。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___为主,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4分)
(3)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6分)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 ___。(1分)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城市位于_ 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上。(3分)
(4)D城市适于发展____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 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状况,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