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 C.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一场反封建的哲学革命。它主要用辩证法思想启迪人们的心灵,解放人们的思想,从哲学上论证变革德国封建社会秩序的必要性。这说明()
| A.哲学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
| B.哲学通过批判旧社会、旧思想的弊端而更新人们的思想 |
| C.哲学能够唤起人们的科学精神 |
| D.任何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共同体现了()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
|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物质决定意识
④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③ |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 |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 C.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
下列有关实践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实践是社会性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存在
②.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动物也有实践活动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