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交子”的出现说明了
A.商业的高度发达 | B.北宋印刷技术先进 |
C.金属货币量不足 | D.北宋造纸业发达 |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这一论断()
A.说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
B.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C.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
D.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 |
1978年4~5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外经贸部的干部访问香港;5月,北京成立了一个国务院下属的港澳事务办公室;外经贸部副部长也在当年12月访港,期间促请港督麦理浩访问北京。这一连串举动的主要目的是()
A.将解决香港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 B.认识自身落后以解放思想 |
C.发挥香港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 D.借鉴香港现代化成功经验 |
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A.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 |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 D.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
甲午战争,民之痛、国之殇,以史为鉴知兴替。120年后的甲午年,习近平在公开场合讲话中,两提“甲午”,习近平说:“今年是甲午年。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甲午年的建设成就的是( )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张发奎在回忆录中写道:“他(蒋介石)坚持抗战到底誓不投降,为了这一点,我钦佩他,事实上这是很难坚持的,这八年是相当艰难的岁月,但他从未动摇过决心。在日本提出看来比较合理的条件时,蒋先生仍拒绝接受和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肯定了蒋介石坚定抗战的意志②赞成蒋介石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③个人回忆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④是研究国民党抗战的重要史料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