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某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此后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世界的联系加强,这两项突破才使西欧胜出。这里作者强调的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市场的扩大是西欧“胜出”的关键 |
| B.能源开发与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发展的重要性 |
| C.蒸汽机的应用和殖民掠夺改变了西欧 |
| D.中国不重视煤的使用及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
中新网2007年12月21日报道:“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缺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在上海举行下线仪式……ARJ21先后选定了美国GE公司、欧洲利勃海尔等19家世界顶级系统供应商。”这段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 | B.世界经济全球化 | C.世界经济制度化 | D.国际贸易法制化 |
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这句话相关的是
|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 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
| C.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 |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深陷旧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 B.一味强调优先发展农业 |
| C.仍然实行集体农庄 | D.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
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国内白匪的电影,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A.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 |
| B.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注明“苏维埃国有”字样 |
| C.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由政府定期发放,他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
| D.成年人每周都自觉参加一天义务劳动 |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经济体制 | D.赫鲁晓夫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