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辛亥革命期间,民间有着“剪辫子就是革命,革命就是剪辫子”的说法,这形象地反映了

A.人民大众对辛亥革命成果的怀疑 B.辫子问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核心问题
C.风俗变迁与政治变迁是一体两面 D.革命启蒙思想的传播广泛而深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能够“制六合”而采取直接的有效措施是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有学者认为,正是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本身葬送了大秦帝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皇权高度集中导致暴政加速覆亡 B.争夺皇位的战争瓦解了大秦政权
C.朝议制度未能制约皇帝独断专行 D.皇帝制度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水平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下表是西周的封国──齐国某位卿大夫的家庭成员表,你认为将来谁会是卿大夫的合法继承人
妻妾儿子一般称谓
妻(正室)①三子(20岁)②四子(13岁)
妾一(侧室)③长子(27岁)
妾二(侧室)④二子(24岁)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