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外交留下过这样的印记:1842年丧失关税自主权;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30年收回关税自主权;1943年,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对以上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A.整个近代外交是一部屈辱史 |
B.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
C.中国外交正逐渐走向自主 |
D.收回关税自主权表明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
“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材料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十九世纪后60年()
A.无所依傍和茫然自失的心理 |
B.面对民族战争的矛盾心态 |
C.民族抵抗意识的完全丧失 |
D.传统意识支配下的排外心理 |
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史上开放为商埠的先后时间排列为()
A.南京、厦门、天津、杭州 |
B.南京、天津、厦门、杭州 |
C.厦门、南京、天津、杭州 |
D.厦门、南京、杭州、天津 |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
D.新航路开辟 |
从《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信息有()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
年商税额 |
年代 |
年商税额 |
995~998年 |
400万贯 |
1064~1068年 |
846万贯 |
1004~1008年 |
450万贯 |
1077年 |
879万贯 |
1058年 |
700万贯 |
①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②抑商政策被废弃
③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④商业经济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