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审查合理的报考人数历史性地达到了146万人。尽管公务员招录职位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个,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未削减,招录比例甚至达到93:1,堪称“百里挑一”。材料告诉我们,个人实现劳动就业应该
| A.将高薪作为重要的择业标准 |
| B.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 |
| C.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
| D.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
| A.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
| B.民族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
|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
| D.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
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
| A.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
| B.能和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 |
| C.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 |
| D.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
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民族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
| 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
| 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没有认同感 |
| 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共性 |
| 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
中国人喝茶历史悠久,人们尊陆羽为茶圣,但各地喝茶方式又有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喝大壶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B.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
|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D.中华文化有多样性 |
“原生态唱法”是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最大亮点和热点。观众从蒙古族长调、侗族大歌、
陕北民歌中感受到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这表明()
| A.中华各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
| B.各民族的原生态文化凸显民族的个性和特征,需要加以融合 |
|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 D.各民族的文化都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