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本书再现了人类迄今为止展开的最大规模的交战,还有战场之外的斗智斗勇,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外交舞台上的明争暗斗,以及一场场局部战争的来龙去脉。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主要针对的是哪个国家?
(3)“把体面的和平从德国带回了唐宁街”,“为了和平我们牺牲了捷克”“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这是英国首相参加了一次重要会议后所发表的言论,请问这次会议他们推行了什么政策?这个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哪些重大军事行动体现了《联合国家宣言》的精神?试举一例。
(5)当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的时候,当世界沉浸在喜悦与悲伤、希望与绝望、激情与冷漠之中时,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重新摆在人类面前: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一切重演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它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的政治制度。”
──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请回答:
(1)分别写出“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是哪个历史事件及其开始的标志。
(2)材料中所指的“旧政治制度”是什么?
(3)“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在英国表现为什么形式?
(4)对于一个国家新旧制度的更替你有何感想?
读图与简答:
(1)图A场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通过的限制王权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图B签署哪一个法律文件?这个法律文件的签署给美国带来什么影响?(各2分)
(3)图C发生是哪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中?该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通过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013年,美国真正获得独立仅230周年,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经过百余年,
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
(1)美国诞生于何年?美国获得独立,是推翻了哪国的殖民统治?
(2)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提供史实证明(各一例)。
论点 |
史实(各一例) |
争取民族解放 |
A: |
领先科技发展 |
B: |
(3)从美国的成长历史中,你认为国家要崛起、复兴,应具备哪些要素?
(4)黑人总统奥巴马就职时,提到美国内战时期的一位总统,说没有他就没有自己的今天。这位总统是谁?为什么说没有他就没有奥巴马的今天?除此之外这位总统还有什么贡献?
(5)今天,在美国有色人种仍然在就业、财富分配等领域受到歧视。这种做法违背了美国历史上颁布的哪个文件的什么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深感,“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随后,他颁布法令,开始了改革。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这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什么改革?这次改革对俄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请谈谈对法、俄两国能够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认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17—19世纪中期,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哥伦布
材料三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 “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却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材料四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
(1)图中哥伦布开辟的航线是(填字母),哥伦布的航海得到王室的支持。
(2)材料二中哥伦布的话,反映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中对哥伦布的不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依据材料二、四,说说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主要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