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 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据此回答题。台风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干旱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图是“云娜”过境时气压的变化曲线。四地中更接近台风中心的是
与洪涝灾害相比,台风的特点有
①破坏性大 ②季节性强 ③可以缓解旱情 ④复合型特征明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台风登陆后,风力逐渐减弱,最终消失是因为
①水汽补给越来越少 ②地面摩擦力越来越大
③由低压逐渐演变力高压 ④中心盛行的上升气流减弱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近20年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某些耕地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更替,影响这种农业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 B.政策 | C.气候 | D.水源 |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哈密瓜、香梨等特色瓜果驰名中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交通便利 | B.科技发达 | C.土壤肥沃 | D.光照充足 |
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市场 | B.水源 | C.政策 | D.气候 |
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 B.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 |
C.利用光热资源,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 D.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发展林业及林产品加工 |
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科技 | B.市场 | C.地形 | D.气候 |
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
A.乳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5月份示意图及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比重(﹪),完成下列各题。此时,P城市的天气状况是
A.温暖晴朗 | B.凉爽阴雨 |
C.吹东南风 | D.气流下沉 |
该区域合理开发的方向是
A.坡地退耕,大力发展苹果种植 |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比重 |
C.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 D.全面封山,禁止开发利用山地 |
图是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该山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南坡的雪线海拔较低 |
B.北坡的水热条件垂直变化较小 |
C.2000米高度上北坡降水量较大 |
D.南、北两坡基带植被差别较大 |
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热量 | B.光照 |
C.水源 | D.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