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
右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宣政院 | B.中书省 |
C.行中书省 | D.宣慰司 |
《旧唐书》记载:长庆元年(821年),唐穆宗要破格提拔前代理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门下省属官)韦弘最、薛存庆封还诏书。穆宗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之所以提拔刘士泾的理由,任命刘士泾的制书才得以颁布执行。这段材料说明唐代门下省:
①具有封还皇帝诏书的权力②对皇帝诏书具有否决权
③意见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是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 |
C.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
C.郡县制、行省制 |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
《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①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②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③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④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