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 A.说明它采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 B.象征着六国的合作 |
| C.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 D.体现了各国间的分工与合作精神 |
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据推断,该刻石使用的一定是
| A.篆书 | B.草书 | C.楷书 | D.隶书 |
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
|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
|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
|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
|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
|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专制主义分别是
| A.墨家、儒家 | B.法家、道家 |
| C.儒家、法家 | D.道家、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