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请回答:
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是宣传美国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载体。《时代》也比较注意对中国的介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50年12月11日期刊封面人物是毛泽东。
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红色的基调和一群蝗虫围绕。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红色的基调”和“一群蝗虫围绕”?
材料二 1954年3月10日这一期是周恩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Waging War and Talking Peace”。
1971年11月8日的封面,人物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2)材料二中1954年周恩来“谈论和平”有哪些表现? 1971年“中国人来了”有什么喻意?
材料三这是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
(3)促成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的因素有哪些?产生了哪些成果?
材料四 1979年1月1日期刊,邓小平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4)你认为1979年的1月1日的美国《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的因素有哪些?
民主法制建设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
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四十一条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依据材料一,分析总统的权力受到哪些制约?(6分,不得照抄材料原文)你怎样评价该约法?
材料二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八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有精神病的人和依照法律被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除外。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材料二反映了该宪法的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体现了怎样的一个原则?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5分))
阅读出版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法国宣布与中国建交(1964年1月27日)的几天后,一篇评论写道:“作为一个国家,整个20世纪,法国仿佛一步步地走向死亡。然而上个星期,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法国因此再次震动了世界,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为了再次崛起成为世界的强权,戴高乐不顾美国的反对,承认了北京共产党政权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整个决定将严重地破坏美国的亚洲政策。”
——美国《时代》周刊
(1)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同中国建交的目的及影响。
材料二在经历一段“冰冻期”后,……中法两国重申坚持《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同意本着相互信任的精神就涉及双方根本利益的事宜加强协商。法国充分认识到西藏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由戴高乐将军做出的决定没有也不会改变本着这一精神,并根据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法国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双方认为,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法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发展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双方愿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全球性挑战。……
——2009年4月21日,《中法联合公报》
(2)据材料二,指出2009年4月中国与法国复合的重要前提是什么?中法关系复合是基于怎样的共同利益?
材料三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一次聚会上他引用了唐代诗人(实际上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可谓时下中法关系的一个隐喻:“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2009年4月24日,《中法关系:一山放过一山拦》
(3)材料三对中法关系的前景作了怎样的预测?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而是整个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既代表了近年来中国人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崭新视野,也是探索科学和民主“百年长途”的终极答案。
——摘自总理温家宝2007年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根据材料一,分析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的理解。
(2)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如何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81年通过的(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州的联盟,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以违抗邦联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 |
||
国会 |
总统 |
最高法院 |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 分之一。 |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连任不超过两。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 |
最高法院大法官共九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 |
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它给美国发展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2)根据材料二,美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对美国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行使哪种国家权力?这种权力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
(4)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1787年宪法进行简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