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导致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
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
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
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右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
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
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在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淀粉和麦芽糖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麦芽糖变化的是a, 检验该物质可用双缩脲试剂 |
| B.表示麦芽糖变化的是a, 检验该物质可用斐林试剂 |
| C.表示淀粉变化的是a, 检验该物质可用二苯胺试剂 |
| D.表示淀粉变化的是a, 检验该物质可用碘液 |
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的原因是:蛋白质中有肽键,而肽键可以与双缩脲发生反应产生
紫色的络合物。那么下列物质中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医学上,还常
用上述两种试剂进行疾病的诊断。能够诊断的疾病是
| A.糖尿病、肠炎 | B.糖尿病、胃炎 | C.糖尿病、肾炎 | D.肾炎、胃炎 |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
|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
|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
|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