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是位于阿拉斯加的两个小岛,气候、植被等生态条件基本一致。人们向这两个原本没有驯鹿的小岛引入驯鹿,驯鹿主要以生长极为缓慢的地衣为食。科研人员经过多年调查统计,获得两个岛上驯鹿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请回答问题:
(1)两个岛上的驯鹿种群数量在达到峰值前呈现典型的 型增长。
(2)两个岛的驯鹿种群数量达到峰值后骤减,最可能的原因是种群数量过大,导致 。
(3)B岛的驯鹿种群的K值 (大于、等于、小于)6000只;与A岛相比,B岛驯鹿种群的K值较 ,原因是B岛 。
下图是一个家族中常染色体上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请分析回答:
(1)7号基因型是,8号基因型是。
(2)3号和6号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
(3)8号若与一携带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
(4)要保证9号所生的孩子不患此种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是。
下面是某一生物个体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及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
(1)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条,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填字母)。
(2)与图F对应的细胞分裂方式是,与图F对应的细胞有(填字母)。
(3)与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时间相一致的是图。
(4)若该个体基因型为YyRr,则图A细胞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8分)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控制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的基因分别是b1、b2、b3、b4,它们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则b1对b3也为显性)。但具体情况未知,有人做了以下杂交实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
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及比例),则b1、b2、b3对b4为显性,b1、b2对b3为显性,b1对b2为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式表示)。
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
③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毛雄兔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6分)如图1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由于缺乏功能正常的三种酶分别引起由苯丙酮酸积累导致患儿神经系统受损的苯丙酮尿症、尿黑酸积累的黑尿症(尿黑酸尿症)、黑色素缺乏的白化病。图2表示苯丙酮尿症、黑尿症和血友病的系谱图。
(1)图2中Ⅱ1因缺乏图1中的酶①而患苯丙酮尿症,Ⅱ3因缺乏酶②而患有黑尿症,Ⅱ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p,A、a,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控制黑尿症疾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Ⅰ4涉及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Ⅱ3已经怀孕,则生育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在人群中,有一甲遗传病,在对许多家庭进行调查中得到如下数据资料。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婚配方式 |
家庭数目 |
子 |
女 |
||||
母 |
父 |
甲病 |
正常 |
甲病 |
正常 |
||
一组 |
甲病 |
甲病 |
2000 |
2003 |
0 |
952 |
0 |
二组 |
正常 |
甲病 |
2200 |
606 |
1755 |
584 |
1721 |
三组 |
甲病 |
正常 |
920 |
707 |
0 |
0 |
637 |
四组 |
正常 |
正常 |
1000 |
150 |
399 |
0 |
504 |
⑴.这对性状遗传涉及对等位基因。
⑵.甲病最可能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判断的依据是。
⑶.若父母均正常,生出一个患病的儿子,一个正常女儿,长大后,该女儿与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准备结婚,,结婚前向你进行遗传咨询:
①他们所生后代男孩的发病率为。
②如果生一个健康孩子是否需要选择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