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生态系统中,物种1和物种2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依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两个种群为捕食关系,2是捕食者;BC段两个种群为共生关系,物种1随物种2的变化而变化 |
B.在喷撒农药后的BC段体现了生态系统抵抗力的稳定性,其中物种2的抵抗力的稳定性强于物种2 |
C.在BC段物种1的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喷撒的农药对物种1的影响而不是物种2的作用。 |
D.根据D点对应的数值,两物种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可以计算为:(300/2000)×100%=15% |
哺乳动物体外受精的过程是
①采卵②收集精子③卵细胞的人工培养④精子获能处理
⑤精子和成熟卵子在受精液中共同培养⑥精子用CaCl2处理
⑦卵母细胞用一定浓度肝素溶液处理⑧体外受精⑨受精卵培养
下列关于体外受精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体外受精技术需要的温度大约为37 ℃ |
B.体外受精技术已成为一项常规的动物繁殖生物技术 |
C.体外受精是从初级卵母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开始的 |
D.体外受精技术可用于研究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机制 |
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
A.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
B.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一个极体 |
C.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三个极体 |
D.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中极体消失时 |
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于
A.排卵前,在卵巢内 | B.受精时,在输卵管内 |
C.排卵后,在腹腔内![]() |
D.受精前,在输卵管内 |
排卵是指
A.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 B.卵子从输卵管中排出 |
C.卵子从卵巢中排出 | D.卵子从卵泡中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