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不同是
| A.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 | B.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 |
| C.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 | D.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哪一本书
| A.《元曲赏析》 | B.《诗经》 | C.《全汉赋》 | D.《全唐诗》 |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包括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宋濂在《元史·百官志》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这充分说明
|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 |
| B.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
| C.行省、路、府、州、县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
| D.元朝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 |
阅读下列不同时代生产发展速度的数据表,它深刻的揭示出
| A.人类文明分成四个阶段 | B.社会生产力匀速上升 |
|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D.生产发展存在平均速度 |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 A.儒家、法家 | B.儒家、道家 | C.墨家、儒家 | D.法家、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