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53年,马克思在《国际述评》中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材料中的“这次变革”是指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

A.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纠正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确立党的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请问信中所指(两次合作)“合则对国家有利”指的是

A.推翻帝制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和抗日战争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抗日战争胜利和达成“九二共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于中共“一大”的党纲,中共“二大”党纲的最大变化是

A.体现了压抑资本主义未来发展的目标
B.以俄国十月革命夺权方式为革命道路
C.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D.承认了中国革命不可超越的历史阶段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B.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

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