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则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2012年以来,“机器换人”已成为浙江省推进工业转型、经济提升的战略举措。
材料一:
表:2009~2011年浙江用工缺口和人均工资成本

项目年份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用工缺口(万人)
307.2
478.8
701.1
人均工资成本(元/年)
27480
30650
35731

图:2012~2014年浙江经济发展相关情况

注:2011年和2014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分别为3.8%、6.7%。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为了推进“机器换人”战略,2014年浙江S市确定十家企业作为试点,提供700万元的财政补助,尝到了甜头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同时该市启动了宣传推广“机器换人”活动,通过大数据引擎及时汇总并发布全省实施“机器换人”企业的相关数据。2015年春节后,该市绝大多数企业主动咨询“机器换人”的相关政策及服务,实现了“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阐述实施“机器换人”战略的道理。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相关企业“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

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强国的推进,是我国进入新常态下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是一个渐进过程。

十六大
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十六届三中全会
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的思想
十六届五中全会
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十七大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十八大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进一步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注:在党的领导下,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材料二:四川省南充市文化底蕴深厚,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丰富,有“嘉陵江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古城文化”等。还拥有众多的文物景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民俗文化,川北皮影、川北剪纸、篆刻、竹编等都是南充文化的精品。“十二五”期间,南充市围绕“嘉陵江文化”这条主线,深度挖掘“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通过大力实施重大文化活动、舞台电影电视艺术,为实现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战略目标的“文化南充”、“魅力南充”、“实力南充”发挥了先导作用。
(1)结合材料一,用《求索真理的历程》中“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南充市是怎样着力打造“文化南充”、“魅力南充”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和良好的政治氛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经济告别了高歌猛进,进入“新常态”。

材料二: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法治经济是按照经济规律运作的经济,它是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的;法治经济的另一面是信誉经济,要减少交易的成本达到双赢的目的,交易双方必须诚实守信。所以,这种经济实质上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经济。
材料三:当下反腐败斗争是怎样一种态势?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形容,腐败和反腐败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反腐败斗争怎么打?对此,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2015“两会”会场回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党心民心,永远在路上……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既然永远在路上,既然关乎党心民心,反腐败斗争一定是常抓不懈,其最终目标,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立真正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的制度氛围,有腐必反、有“虎”必打,有问题就查,查实了就抓,无论什么时间点,不管级别有多高,谁也别想逃掉。
(1)材料一显示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应如何协同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上述本质要求。
(3)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解读中纪委王岐山强调的反腐倡廉“关乎党心民心,永远在路上”。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两千多年前,我国出现了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随着古代航海业的不断发展,中外之间的海上贸易运输日益兴起,逐渐形成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今天,在世界经济不均衡发展格局日益强化的情形下,“一带一路”建设要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与沿线国家世代友好的基本精神,建立互相包容的合作理念,促进文化相互交融。
材料二:当前中国实施的两大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都与四川有关。四川省将利用“左手丝路、右手长江”的枢纽优势,实现由内陆到开放前沿的大逆转,必须加快基建、高铁、航运、文化、旅游、贸易、金融等建设,加速对接“一带一路”,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
(1)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四川省加速对接“一带一路”有何经济意义?

党的十八大为中华民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国梦”。 从根本上讲,要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道德的正能量,需要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材料一:2013年3月5日,讲述雷锋成长经历的传记电影《青春雷锋》在南京首日上映出现了4场“零票房”的尴尬局面;次日牵动亿万人心的长春被盗婴儿被害……。这屡屡的残酷社会现实反映了我们部分群体的思想道德的缺失,也为我们敲响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警钟。实现"中国梦",必须正视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道德滑坡"、"道德困扰"、"心理失衡"等问题。
材料二:罗阳超负荷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英雄司机吴斌,遇难前刹车挽救乘客;亿万富翁救员工溺亡,至死保持救人姿势,一股股捍卫真善美的正能量喷薄而出,在与假恶丑的交锋中,不仅治疗着不良道德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创伤,而且有力提升了社会公德,捍卫了公平正义,彰显了中华民族向善向上的美德,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1)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请你为更好地发挥道德正能量建言献策。
(2)请你运用人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谈谈这些“民族的脊梁”的感人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12 分)
(3)联系实际,请你为开展好向“民族的脊梁”学习的活动设计两条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字数不超过16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