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蜡烛A,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成同学用左手将蜡烛A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_______(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点燃后,烛焰高8cm,则B蜡烛的“烛焰”高_ 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 (选填“较亮”或“较暗”);
(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4)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______cm才可能与
A的像完全重合.
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电阻的电流关系时,分别用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做实验,他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图象将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分成了甲、乙、丙三个区域。如果把两个电阻并联起来做同样的实验,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一定在区域内。
如图所示,小王同学自制了一只密度计,该同学将密度计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出现的状态如图甲所示,若将密度计放在盛有酒精的容器中,已知酒精的密度为ρ=0.8×103kg/m3,则密度计浸入酒精中的长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蜡烛已被点燃。透镜放在50cm刻线处,蜡烛放在20cm刻线处,光屏放在80cm刻线处,光屏上可接收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这个透镜的焦距为cm。如果将蜡烛移动到30cm刻线处,光屏上仍可接收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到适当的位置。
如图所示,是某种晶体的熔化曲线,其中BC部分表示晶体的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晶体的熔点是°C,在第10min时该晶体处于态。
如图所示,在一个已经调平衡、有刻度的杠杆右侧挂重力为G0的钩码,钩码的位置B固定不动;左侧挂重力未知的金属圆柱体,悬挂点A的位置可以在杠杆上移动,细线长短可以调整,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量筒中盛有适量的水。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器材,探究“浸在水里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成正比”。
写出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