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的干预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松绑”成为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政府对此让权放利,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进行利税改革等。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界已经流行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芝加哥学派”。该学派主张危机时期实行国家调节,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举办公共工程以消灭失业。罗斯福在实施新政的过程中采纳了部分思想。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归纳政府是怎样给企业“松绑”的?
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新政措施中采用了“芝加哥学派”的部分思想。
根据两则材料归纳两大改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7分)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柞,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 1956年—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1)材料一中 “唯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回顾近代中国曾是:“百年魔怪舞翩跹”,而今“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声标志着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抗争,终于迎来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喜庆与豪迈。
材料二:“一五”期间成绩辉煌,但它本来应只是一个新的工业化时代的开端。只是,由于政治上的种种失误第一个五年计划意外的成了新中国经济史上一个特殊的标杆,“一五”成了中国大工业的开端,成了建设的象征,再次看到如此的奇迹还要再等上20年。
材料三:流行语收集:
A农民翻身得土地B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多快好省,赶英超美
E一化三改 F改革开放春风来
G科学发展奔小康 H特区建立谋发展
材料四: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历史上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49年10月1日哪一事件宣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有何意义?
(2)“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举两例即可)接下来由于政治上的哪些失误,使得“再次看到如此的奇迹还要再等上20年”?
(3)在这些流行语中 ,发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的有哪些?其中“农民翻身得土地”是得益于我国党和政府的什么政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负面作用流行语又有哪些?从这些失误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经验教训?
(4)材料四中“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请你结合实例说一说这一伟大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怎样不断显示出来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一国两制决策好!统一的号角响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没有理由常分开。
——《海峡两岸歌》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材料一中“一国两制”是谁提出的伟大构想?在我国首先得到成功实践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二

(2) 材料二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心情?
(3)作为一名初中学生,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请你提出来一些好的建议。(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材料二:“政治上结束战国纷争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纷争却是在汉代。”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材料三: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叫做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做司隶校尉,其他十二个州都叫刺史。
请回答:
(1)为避免材料一的问题,秦朝开创的政治体制是?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 “政治上结束战国纷争是在秦代” 是指
(3) “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是指?其影响是?
(4)材料三中加强对官员监督的皇帝是?他铸造的钱币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材料二春秋墓葬蚌埠双墩1号墓是“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正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等19个字。
材料三“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 —— 郭沫若《殷契粹编》
材料四它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它的贡献,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项技术成就?谁改进了这一技术?
(2)材料二中的文字是?(2分)
(3)材料三中的文字是?我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何时开始?
(4)材料四中的著作是?作者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