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是   (  )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强弱,不仅决定了国家的工农业生产能力和对外贸易,影响着国民的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而且直接制约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水平和规律,制约着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这主要说明…()

A.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B.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发展是各国的首要任务
C.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是各国竞争的重点
D.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强弱是国家间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决定因素

同时指出“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新增加的因素主要指()

A.非传统安全威胁 B.某国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C.借口“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D.在国家关系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

在全国,当选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的宗教界人士有17 000余人。他们代表宗教界通过人大、政协会议参与国家大事和社会重大问题的决策,同时代表宗教界向党和政府反映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意愿。这表明()

A.我国信教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B.宗教和国家事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C.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切实的贯彻
D.宗教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

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基督教堂门口,见一神父在讲《圣经》。甲说:“宗教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我们进去学习一下。”乙说:“宗教是精神鸦片,我们进去批判它。”丙说:“神父讲《圣经》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全是一派胡言。”针对上述材料,下列对三位同学的看法认识正确的是()

A.甲正确地认识到宗教的社会作用
B.乙指出宗教的消极作用并主张向宗教宣战是正确的
C.丙看到了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共同点
D.乙指出了宗教的消极作用,但在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是错误的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5年2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受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拜见。胡锦涛希望他为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出积极努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要是国家()

A.要求教徒放弃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B.对教徒在政治和法律上的要求
C.对教徒在精神和道德上的要求
D.要求教徒自觉消除宗教的消极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