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英国某时期的社会结构比例
阶层分类 |
土地贵族 |
中间阶级 |
工资劳动者 |
家庭数目 |
1.2% |
58.8% |
40% |
经济收人 |
14.3% |
74.7% |
ll% |
这一时期是( )
A.新航路开辟的前后 B.工业革命初期
C.资产阶级革命期间 D.工业革命后期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
C.“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
D.“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
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 B.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
C.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
B.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
C.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
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颁布附益之法 | B.设置转运使 |
C.推行募兵制度 | D.实施行省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