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文成公全书》卷三)。“材料中先生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

A.柏拉图 B.普罗塔戈拉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了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的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对上述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罗马调整相关法律条文的初衷是缓和社会矛盾
②法律的调整实现了罗马贵族与平民权利的平等
③法律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平民的要求
④法律的调整反映出维护社会成员的平等是罗马法的重要社会功能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进行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下列各类企业中,与市场没有联系的是

A.明朝的机房 B.洋务派的军事工业
C.洋务派的民用工业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这副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50年代束60年代初 B.60年代束70年代初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