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腊风土记》记载: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腊;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跣足。结合右图回答题。
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
| A.11~12月 | B.3~4月 | C.5~6月 | D.7~8月 |
真腊地区的气候成因
| A.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
| B.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有关 |
| C.与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有关 |
| D.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
下列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
| B.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作上升运动,气压较低 |
| C.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 |
| D.热力环流与气旋、反气旋一样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
2007年12月11日,北京迎来该年最严重的一次大雾天气,大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北京市气象台已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提醒人们注意出行安全。据此完成(1)~(2)题。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
|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
|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
|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
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
|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
|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
|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指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 | B.占有大气圈的全部 |
| C.占有水圈的全部 | D.占有岩石圈的全部 |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9~11题。
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B圈层是一个
| A.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
| 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
| C.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
| 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
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
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②④ |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7~8题。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
|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
| A.海平面 | B.岩石圈底部 |
| C.莫霍面 | D.软流层中部 |